小学美术评课稿 (16篇)

小学美术评课稿是对小学美术课程的评价和反馈,通常由教师或专家进行。它是对美术课程的设计、实施和效果的评价,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方面的分析和建议。形容这个词的意思可以用100字左右来描述,它是对某个事物或行为的描述和评价,强调其特点、优点和价值。因此,小学美术评课稿可以形容为是对小学美术课程的全面评价和指导,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美术素养。以下是有关于小学美术评课稿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美术评课稿 (16篇)

小学美术评课稿1

各位领导、各位教师:

大家好!

教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边》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资料、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本事,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当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梅教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资料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梅教师自我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

其二,独特新颖的舞台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

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恐龙玩具是学生自带的、很多恐龙图片和恐龙资料则来自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

其四,学生进行创作《漂亮的花边》时,有的拿画笔画,有的用彩纸旧挂历纸去剪贴,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我喜欢的材料自我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在这样一个简便、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到达必须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忙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取性。梅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主要表此刻:

第一将全体学生分成四个团队即机灵小队、佳绩小队、拼搏小队和高峰小队,经过设计小组问答竞赛、画恐龙竞赛等环节四个小队之间互相竞争,组队内学生间互助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抓住重难点,展开“互助互动”。教师出示写实恐龙图片,请学生欣赏,教师引导思考:恐龙的身体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我该如何去表现它呢?学生经过认真地思考商讨后认为:用基本形去概括比较好。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进行画法指导(示范),巧妙解决了重难点。从表面看是学生帮教师解决了难题,实质是学生自我帮忙了自我。

第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一样,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本事不一样,对同一题材同一事物的表现也各不一样,作业的设计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漂亮的花边》,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作业的质量。第四、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三、教学态度严谨认真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教师们都感受到了教师的教学态度十分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另外,据我所知为了上好这一课她还对四年级学生对恐龙知识的了解情景和学生是否喜欢用竞赛的形式上美术课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先个体后合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查阅了很多的资料,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并进行过多次试教的锤炼,在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四、教师素质良好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漂亮的花边》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1、组织小组活动时,小组人数太多,很容易乱,如果是平时上课,纪律能否控制?

2、好动、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利用这份天性,为学生创设条件。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我解答。教师要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中如何把学习的自主权更完全地还给了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努力构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3、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都有所发展。本课中的小主持人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机灵劲儿和非凡的语言本事组织本事令人啧啧称赞,有没有更好的方案让他既做我们的主持人又不失去自我宝贵的美术课学习锻炼机会?

总之,教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边》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理解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进取参与的状态中,学生的心境一向处于欢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由于每个教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一样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本事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漂亮的花边》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教师给予批评指正。多谢!

小学美术评课稿2

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百花齐放,其中历史悠久的"染缬"就是奇葩之一,是唐代最为发达的一个印染品种,印染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本课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本课将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活动。我所授的资料为活动一——染制纸手帕。

"活动一"即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构成既有必须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不一样纹样的一方纸手帕。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花手帕》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要使用纸材和水性颜料等媒材进行实践操作,根据材料的特点,要能有针对性地、合理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加工制作,感受和理解印染工艺的美感、功用和社会人文价值。因而在备课上我结合课改提出的"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的要求以"欢乐求知"为目标,打破原有的单纯讲授示范的教学模式,力求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竞争"的课堂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主动性,使学生在简便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欢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进取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性观认为:在优化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中人会全面发展自我的潜能。所以我采用下头两种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在为学生创设尊重,平等,理解的人文环境的基础上,经过启发教给学生赏、做、评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会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

1、自主探究学习法

前苏联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自我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异常强烈。"所以,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本事,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在教学本课难点——折法多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多种折叠纸巾的方法。

2、合作交流法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经过相互交流,大胆表达自我的感受,目的是给学生之间供给不一样的学习对象,听取不一样的看法意见,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小学美术评课稿3

听了高xx老师上的《神奇的红黄蓝》一课,这是一节精彩的色彩课,从总体上看,教师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能够熟练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美术文化学习,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渗透感恩社会感恩父母的感恩教育。课堂活跃、和谐,应该说是一堂极富创意的美术课。欣赏之余,让我收获颇丰。高老师围绕着选选拔绘画之星展开教学,为选拔绘画之星又设计了调色比赛和绘画大比拼两个环节,通过这两个环节评出多幅优秀作品,这样绘画之星的选拔贯穿教学全过程,做到环环相扣、紧密结合,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这节课的主要亮点是:

一、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评述能力的培养

(1)新课标指出:在美术教学中,应多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和评述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对比。这节课中,学生用三个原色大胆做画通过色彩的碰撞得出更丰富的色彩,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学,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效果理想,目的明确。

(2)这堂课中高老师的问题设计也很理想,通过多处设问,启迪学生思考。如:那么究竟用红、黄、蓝三色可以调出多少个颜色呢?请问你用三原色都调出了什么色?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充分发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还有,在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时,问题的设计也相当不错。我们都说,美术的评价一定要达到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别是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实质上是学生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通过自评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增强自信心,还可以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这堂课所学的知识,提高技能。相对来说,一堂课中师生互动环节越多,评价多,课堂越活跃。

二、关注学生寻找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对美的追求已产生强烈的欲望,在生活中他们随时都能发现美的存在,高老师利用学生这一特征,课堂中多个环节设计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三原色的艺术魅力。如: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用哪种颜色作画代表作者的哪些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在自如运用三原色三间色大胆创作中表达小画家的心声。并在大师作品中寻找美等等,这些环节的设计,我想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在寻找美、发现美的基础上努力去创造美。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艺术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完成。学生学到了美术知识和技能,尝到的美术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对美术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三.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懂得

感恩社会,感恩父母的感恩教育。树立环保意识,以及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四.教师的基本功扎实

教态自然,语言清晰,具有亲和力,多媒体操作熟练。

小学美术评课稿4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中学到新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如何更好把小组合作的融入课堂中?在思考的同时,我重新学习课表,又把一次次的实践进行总结。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让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

和创造性。

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重点,“合作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根据课型“合作互动”,通过互助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第二、根据重难点,“合作互动”,抓住课中的难点展开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第三、结合作业,“合作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合作互动”的评价,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

娱乐。

小学美术评课稿5

10月10日通过第二次国培学习,有幸听了三节美术课,其中康老师讲授的小学四年级《大师画我也画》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整节课从总体上看,执教老师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首先,康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抽象派绘画手法的表现方法,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亮点之处居多。可以说是一节无可挑剔的,非常精彩的一节美术课。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态自然,教学语言较精妙的引出教学的主要内容。过渡语言组织的简练易懂。

二、教者在导入和知识拓展等环节播放视频材料“毕加索”作画过程。以听觉、视觉调动学生感观,达到很好的效果,从形、色、线条等角度使学生对不同绘画手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又配以毕加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格尔尼卡》进行欣赏分析,分析画作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让其感受和平的寓意。以上所有安排为下一步的绘画奠定了一个初浅的认识基础。

三、教者又精心制作《多拉。玛尔肖像》范画将其分解在黑板上进行直观讲解立体主义画派的表现方法。同时再下一环节运用视频播放立

体主义画法的演变过程。对学生又是另一种视觉的直观刺激。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及高涨的积极性。

四:本节课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小组讨论的形式,带动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生实践环节教师让学生直接用颜色进行构图绘画。摒弃了以往的老的束缚孩子的模式,给了学生大胆作画的信心,此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特别的适用。既解决了绘画实践紧张,又能有效的达到最终的效果。可谓是亮点中的亮点!值得大家尝试。

由此看来,这节课所反映的不仅是教师水平与能力的问题,更是教学方式与认识的问题,是教学思路与理念的问题。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真的是对我触动很大的一节课美术课。

小学美术评课稿6

1:正如俗话所说,人们对常态呈现的美往往熟视无睹,低年级儿童也难免与此,他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类似的图案,只是没有在意、关注到。美术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会某个具体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审美意识、审美态度。

2: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艺术相伴左右。依据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学生对中外相关艺术的历史有所了解,知道了祖先的创造,丰厚了学习的底蕴,使单一技能性的学习升华为古雅、渊博的文化熏陶。

3:本课教学将生活中的美一一呈现,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加上简单有趣的“推磨”和“排队”游戏,使儿童的思维在亲身体验中获得认同、步步迈进,最终完成由具象的“相同图样排排队”到抽象的“连续图案”的认知升格。

4:课的导入从卢梭、莫奈、柯罗、凡高、齐白石、黄胄、徐悲鸿、陈大羽等众多大师的画展开,由他们对大自然具体形象的写实描画到经过简化、概括的抽象图样,学生在两相观察与比较的评价中,明白了什么是“图样”,也明晰了图样的特点:简洁、概括,装饰性强。如此,既有效导入课题,更为下一步的“排排队”做好了铺垫。

5:本节课“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每个人的爱好与特长。同学交流碰撞出智慧,小组合作迸发出灵感,经常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有火花闪现……

6: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范作和各种方法的示范打开了学生创作上的瓶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他们用事先准备好的画材,用剪、贴、画、印等方法创作出形色各异、内容丰富的作品。学生创作时,思路也在随之层层深入,教师巡视时,及时和学生沟通创作构想并给予有效地帮助,学生的创作激情闪耀。

小学美术评课稿7

一、选材与时令紧密结合

眼下正值年关,选择《欢欢喜喜过大年》这一题材符合实际需求,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对幼儿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非常有意义。

二、教学态度严谨,课前准备充分

三、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四、教学内容新颖实用

王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的美术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是对平时美术教研和课堂教学的检验。让幼儿的美术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幼儿创作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五、学习方式与区域教学有机结合,使幼儿学习具有自主性

1、本次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幼儿自主选择创作形式。

2、让学习具有挑战性,最后的环节让幼儿在玩开枪的游戏中体验“油彩分离”这一技法的神奇,再次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3、及时展示已经完成的幼儿作品,促进学生积极完成的兴趣。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素质良好,语言表达清晰,操作示范熟练,基本功扎实,学生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在赏评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个思考:

1、本节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由于年龄小,幼儿爱动、好奇,课堂容易乱,在教学中你是怎样组织孩子呢?

2、本节是一节以展示为主的美术形式综合课,在课堂中是否可以再加入其他形式呢?

小学美术评课稿8

大家好!,下面我谨代表教务处对王晶老师这节课进行点评,希望各位领导及授课教师本人批评指正!大家都知道,新编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具有趣味性、实效性和师生互动性的特点,那么,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如何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真正克服过去枯燥而机械地照本宣科的弊病,让学生乐学,好学呢?王晶老师《难报三春晖》这一节课的教学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的有效生成!,给听课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五个亮点;二、三点缺憾;三、三个建议。下面说“新”

在主动体验中丰富感知、强化情感。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教师要努力去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这节课中,王晶老师不仅让学生讲故事、做表演,凡是学生自己能自主完成的问题,她都权力下放,将学生看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她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使用如”、”、”、”、”、”、”这些使课堂气氛缓和或产生欢乐的语言进行肯定,以积极、鼓励的姿态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体验,使学生不再担心集体的压力和他人的眼光,积极地去体验、思考。教学手段新,具体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上,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歌曲、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等极具说服力,学生熟知或未知的感性材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教学目标清,王晶老师的教学目标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清晰可辨,

层次清晰,过渡自然,环环相扣

下面说“准”

并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教师的点拨,加上各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受,不但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重难点的突破,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说“活”

王晶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炉,通过观看广告、小品、讲故事、歌伴舞、评星颁奖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了快乐学习的目的。课堂气氛活新课程评价一堂好课,重头戏看学生的活动。王晶老师很好的注意了这一点,努力创设了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搭建了一个多维互动的平台,因而本节课无论在学生参与人数,时间数量,参与讨论问题深度、广度上都很好的证明了她的努力。整合教材能力强。王晶老师依据教材,但是不拘泥于教材,在不背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了重组,由此,可以看出王晶老师善于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整合教材。总之,王晶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新编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具有趣味性、实效性和师生互动性的特点,克服了过去枯燥而机械地照本宣科的弊病,让学生乐学,好学,教学目标把握正确,突破了课程的重难点。

第一:理解教材深度不够,应该进一步开掘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难报三春晖”有两个目题。第一目“爱洒心间”,小峰与妈妈这个故事放在教材的开篇是有深意的,不但要用这则材料而且要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自然由此体验父母对子女的一片苦心,进而明白父母理应得到爱的回报。第二目“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我认为,要合理使用教材中的相关材料。关于落实“孝亲敬长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必须履行这一义务”这一问题时。除了在课堂设计的相关情景外,必须有效使用教材中相关链接的材料对学生深化。王晶老师开篇揭示了课题的出处,但没有揭示其内涵,虽然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的确明白了应该孝敬父母以及怎样尽孝的问题,但如果在课堂结束环节能够来一个点睛之笔我想,效果会更好。本课课题出自于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

心,报得三春晖。

第三:课堂教学留白艺术有待加强,应该多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时空。

空白艺术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在空白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或悟,或做,或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和学生学习的信心

听了本节课我对“如何上好一堂课,让课堂活起来第一、

第二、以课本为中心,活用教材,用活教材。要处理好资源开发与教材内容的关系,把学生、教材、教师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有活资源意识,会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要选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热点材料呈现给学生。第三、转变观念,要把握好角色引领。要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及时更新教学模式和结构,要体现师生互动生成尊重学生主体。要更多些体现活动内容化、内容活动化的教学理念。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特别是富有爱心的有经验的教师上得很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效果也很好。为什么呢?主要着力于师生间知已知彼,配合默契,教师把学生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亲身体验,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样,以最少的浓重的情感投入轻松地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体现了引领者角色作用。

小学美术评课稿9

这是一节童趣、童真的、孩子喜欢的美术手工课。陈老师巧妙设计各个环节,让孩子在玩中学,玩中做。陈老师的美术课有几个地方非常值得我学习。

1、课堂常规做得很好

在我们的美术课中,孩子欣赏图片的时候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叫起来,表示他们很喜欢这个图片,然而我们不能深入引导学生欣赏。在这个班级听课的时候就会发现学生不会尖叫起来,我想这是陈老师平时训练有效。看到自己喜欢的图片,就用掌声表示,这样比较统一,老师也能大概了解有多少孩子喜欢这张图片。当孩子在制作的时候,往往比较难安静一下,但是陈老师也有一招,就是用拍手安静下来,非常的迅速。从以上这些课堂细节上,可以看出陈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堂常规训练。

2、创设情境,展示学生作业

陈老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为小熊店做点心,一组学生为喜洋洋店做点心,比一比哪个店的点心比较有吸引力,每个店都要推选出自己的特色点心。展示的时候,陈老师想法非常好,橡皮泥做好之后很容易损坏掉,因此,陈老师让每个孩子的点心都放在纸盘里,然后让两个小组的桌子转过来面对面,各自成为一个柜台,每个小组的孩子都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柜台上,教室俨然成为一个商铺街了。两家店的店员都精心挑选自己组里的优秀作品作为特色点心,端出去展示,然后对自己的点心进行介绍。

本节课留给我两个思考的问题,其一,在介绍点心的时候,是不是结合我们的传统节日来介绍点心会不会更好呢?其二,在点心的制作上是否可以讲得更加透彻,让学生做出更加精致的东西呢?

小学美术评课稿10

6月8日听了美术老师赵金友的一节题为《花的世界》的主题教学汇报课,很有研究价值,值得推敲,愿将听课的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商榷。本节主题教学的内容是:用线条表示各种花卉的形状。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

(1)学生能够认识几种花卉

(2)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

(3)培养学生热爱花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道德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绘画技巧)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1、教学用较精妙的语言,引出教学的主要内容。

2、教者播放视频材料“中国十大名花”并配以优美的音乐。以听觉、视觉调动学生感观,达到很好的效果,从花的形、色、状等角度使学生对不同种类的花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又配以生活中的实物花卉进行比对,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事物的表像,为下一步的绘画奠定了一个初浅的认识基础。

3、视频结束以后,教者又问学生记住了哪几种花卉的名字,这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等能力的扎实训练,这样一问,学生能自然的回忆起视频图像,将各种花的名字与花的实物图像联系在一起,达到对客观事物认识进而牢记的目的,同时,又问国花是哪一种?由此可见,教者设计之精心。

4、尔后,教者又下发学具,即各种颜色的花卉叶片的彩纸,让学生动手拼构花卉的图案,动手操作,使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创造美。

5、教者又精心制作演示教具,即用“国画”、“粘贴”、“图案”、“剪纸”、“布艺”等不同表现方法作的范图列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同一事物可以用不同技法表现的道理,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来学习。符合认识规律和教育规律。

6、接下来进入主题板块,教者范画。教者是这样做的:侧背对着学生,在自己水平视线位置的黑板上快速作画,并且,口中讲道:“就这样画”,“就这样画”,“再画个花茎”,“画个花托”,“再画个花叶”,“再画叶脉”,只有1/3的学生能看到他作画,进行时间不到一分钟。

7、再下来,就让学生自己作画,教者巡视指导,并不断播放视频图像并伴有音乐。

整个教学的遗憾就在第6个环节上,这个环节本应是浓墨重彩之处,教者的示范作画要能真正起到作用。

首先,应当讲清用线条绘画是表现实物形状的’一种形式,然后重点讲清,即要一笔一笔的画,又要一笔一解说。花蕊、花瓣、花茎、花托、花叶从实物的不同角度看去,应如何绘画,一招一式都要示范到位,如果这样做的话,多数学生是能够明白绘画技巧的,部分学生是能够掌握绘画技巧的。

再有,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重复播放视频资料,拼凑环节是画蛇添足。

如果我们的老师在“范画”的过程中,能将身了再侧一侧,将示范的全过程展示出来;如果我们的老师“范画”的速度再慢一点;如果我们的老师“范画”的过程,每一招一式,配上准确的指导与解说,这不就是很完美的一课了吗?

由此看来,这节课所反映的不是教师水平与能力的问题,而是方式与认识的问题,是教学思路与理念的问题。个人观点:

1、教者水平高,但对学生现有能力与未来发展潜能认识不足,过高或过低的估价了学生的能力,造成教学方法与学生现有能力不能很好衔接的问题。

2、美术教学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认识美、欣赏美,具有强烈的创造美的愿望;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用自己掌握的技巧去创造美(心中要能构建起一座美丽的宫殿,但不一定要求手上就可以绘画出一幅美丽的宫殿);使极少一部分学生心中既有美丽的宫殿,手中又能创造出一幅美丽的宫殿。

3、教师的示范是否束缚学生的思维与创新?示范是学生模仿的基础,没有模仿,就没有生成与创新,脱离基础的创新是不存在的,“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必定要根植于已有的传统优秀作法之上,是传统优秀作法的升华,同时也是对传统不良作法的改进。试图与传统的做法彻底革裂,脱胎换骨(求证一种非此即彼的新作法),是不可能存在的,是行而上学,是伪科学。

小学美术评课稿11

这堂由杨方云老师执教的《虫虫大聚会》一课是浙美版教材第八册中的第九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杨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认真”两个字。从课堂的教学环节,教具准备,展评环节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可见杨老师非常认真地准备这堂课。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利用各种纸张来制作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方法,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杨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录像引入,看一看:通过观看录像《昆虫世界》,来形容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昆虫。

二、创设情境,摸一摸:教师拿出一个箱子,让生猜猜里面有哪里昆虫,鼓励大胆的的孩子上来摸一摸,感受一下。

三、欣赏范作,学一学:通过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分析制作的材料和方法,主动探究出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四、思考方法,做一做:以小组的形式先思考后制作,同学间互相帮助。

五、展示作品,评一评:让学生把作品放在已布置好的树藤上,参加竞选,学生和教师对昆虫形象加以讲评。

在课堂上,杨老师以她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合作、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让人感受耳目一新。

但每一节课都有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在“欣赏范作,学一学”环节中,教师创造了很好的平台给学生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后,学生肯定是很想发表自己的所发现,但教师为何不给学生反馈的机会呢?而是突然跳过,开始了下一个知识点。从而本课的重难点没能很好的落实,导致后来学生上台演示时,把昆虫折成平面造型,真是错失良机啊!另外这节课的作业评价显得有点形式主义,本来作品展示在树藤上,而且学生是围圈做的,应该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最后的评价,体验成功的乐趣,但杨老师只是让个别学生评价,没有把本课的精彩推向高潮。这是非常遗憾的。杨老师如果在这些细节上处理得再细致点,相信课堂会更精彩。

小学美术评课稿12

我评课的对象是xx老师,他所上的是

听了老师的课,感触颇多,收获不小。老师课上得很精彩,教学设计巧妙、安排合理、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和谐,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具体对老师这节课说一说我的个人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本节课将示范性教学技术环境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化、交互性强的特点,利用了文本、声音、图形、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设置合理的语言操练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任务型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很多的空间和机会。

首先,两位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吴老师在课件中准备了大量的包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学生在设计包的时候也呈现了作品内容的多样性。朱老师利用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在课件中设计了有趣的游戏环节以及提供了大量的卡通形象图片,学生在整堂课中受益颇多。从课堂教学来看,两位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绘画、创新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其次,两位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到位,两位教师都运用了美术三部曲,从教师的示范作品中体现了两位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儿童化,符合所教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很有亲和力。美术语言使用到位,用积极地评价语言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学习气氛好,能积极发言,思维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当然,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在欣赏这两堂课时,也有着一定的建议:

1、吴老师的欣赏作品比较多,也注重欣赏中的层次性,教师也通过示范教会学生如何来欣赏作品,但这么多作品中,却缺乏了同龄人的作品,在学生欣赏作品环节中,教师选择的作品表现方式也比较单一,都是以单线条的画为主。是否也注重学生范画的质量以及作品的多样性。

2、朱老师整堂课的设计虽然十分符合低年级的特性,但在一些环节中还是忽视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美术语言过于专业化,如在解释卡通形象的特点时,教师运用大量的文字去解释,建议不如运用直观的图片,更加符合一年级孩子的特性,也更容易帮助孩子理解卡通形象的特点。

3、另外,作业设计上是否应降低难度,两位老师的课堂作业完成率都不高,当然这与整个课堂节奏的把握有关,当时我认为与教师作业设计难易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对于一些美术上所谓的“学困生”,教师不放也向主课老师学习,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绘画要求,注重作业的层次性,让所有的孩子在美术课上都能有成就感。

小学美术评课稿13

此次省级美术学科培训无论是讲座还是示范课或者评议课都十分精彩,让初出茅庐的我深有感触。

首先,是来自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胡教授的讲座,他不同于照字念经的老教授,用幽默风趣的对话和提问像我们阐述了美育的重要性,美术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并介绍了美术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提升了我们对自己职业的`另一种认识。再来,他分析翻译的美国的《美术课程标准》让我们见识到了外国教育家是怎么去进行美育教育的,更亲近孩子,在引导下更多以孩子为主体,“放羊”与“秩序”兼备,鱼和熊掌都兼得的教育方法理念让我备感认同,这种美育思想今后我也会在日常的教学中慢慢去实践和摸索。

其次,第二天的三节示范课让我对一节好的美术课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一路轻骑》《晋江五店市》和《我们去旅行》三节示范课让我明白,学生自评互评是欣赏评价中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和轻视;美术老师一定要“大胆”,画自行车就可以去搬辆自行车来教室或者下楼去有自行车的地方上课,与其去讲不如去看,去看不如去碰,真实的视觉传达才能更好去让孩子明白这是什么东西它都有些什么部件,“观察”能力一定要去重视;不用把欣赏评价留在急匆匆的课尾,可以再多用一课时来专门欣赏评述学生作品让学生去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现自评互评最后才教师评的欣赏环节;教师进行评议课时应当多以学生的角度去看课堂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教师身份去评议课。

此次省级培训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我觉得这种学科专业性的培训应当多组织,因为针对学科去培训才能真正去学到深刻有用的东西,这才是“进修”,一个新教师成长的踏板。

小学美术评课稿14

这是由海滨一小的王老师执教的《风儿吹过》一课,从整体上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环环相扣。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王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通过听风——模仿风——感受风——画风,层层诱导深入,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王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不足之处:

1、教师上课语气过于平淡,要富有激情,不要吝啬激励学生。

2、教师拿出迷你电风扇让学生感受风的时候,学生感觉到凉快,这时教师总结了不同季节吹过来的风有不同的感觉,这时教师是否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冷暖用什么颜色表达好。让学生从不同的色调中尝试出不同的表现风的方法。

小学美术评课稿15

冯海彬老师执教的《年年有余》一课是浙美版教材第8册实验教材中的第8课,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比较新颖,贴近少年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从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鱼纹的表现形式和圆形鱼纹的构成方式带来的美感,学习绘制方法,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冯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说一说:通过欣赏篆书书法作品猜一猜“鱼”字,再说一说带有“鱼”字的成语,用书法与文学的表达方式引入美术对“鱼”的表现形式,带孩子们走进了鱼的世界。

二、观看图片,谈一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鱼的美术作品,丰富学生视觉,让学生了解祖国的“鱼”文化。

三、欣赏范作,学一学:通过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了解鱼纹的表现形式,以及圆形纹样的构成方式。主动探究出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四、思考方法,画一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圆盘中设计出独特的鱼纹样。

五、展示作品,评一评:让学生把画好的作品放在展示板上展示,学生与老师对优秀的作品加以讲评。

在课堂上,冯老师以他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让人感受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冯老师通过书法作品的欣赏与“鱼”在文学中的表现形式,引出丰富多彩的美术中的“鱼”文化,激发了学生对鱼纹的“美”的表现形式的浓烈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坚持“授之以渔”

冯老师在指导鱼纹的表现形式与圆形鱼纹的构成方式时,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通过画一画、变一变、摆一摆、连一连等方式,使学生获取了美术的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在赏评这堂课时的几点建议:

一、在师生互动中,要让学生表达清楚、完整,教师不要急于插话,清楚、完整的表述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要循循诱导。

二、揭示课题时,“年年有余”中的“余”要做详细解释,“鱼”与“余”谐音,其中所包涵着的祖国的文化内涵,更有说服力地说明现代人们用“鱼”来表达美好的祝愿。

三、在结束部分,评出了优秀的作品,可以设立奖项进行表彰鼓励,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则课更加完美。

小学美术评课稿16

听课之后,感受甚多,并不只是因为第一次亲身体验新课程标准授课评比赛,而是真切地认为课之形式、课之内容本身有其特别感人之处。为此次活动写感,心中开始压抑不住兴奋之感,泛起无数涟漪,感慨实在太多太多,不是三言两语的轻描淡写,也不是用草率的语言随意概括。试着回想那时那景,细心品味课中情趣——或近或远、或深或浅、隐约可见,可谓是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虽然每节课的时间定为40分钟,但似乎为一场华丽、脱俗的音乐剧,剧中人物姿态万千,剧中情节跌荡起伏,使人思绪无限。

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课内有情”是课程本身带有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又延续给了每个听课人,通过这种情怀的传导,与学生内心情感相互交流,产生了意味深远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则使人难以忘却。“情中有趣”则是美术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延伸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此次课程评比体现了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多样性,打破了以往教师评价的方式,选择了以学生自主评价作品的教学方式,也加强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尤其是音乐与美术的结合,为新美术课程增添了不少光彩。同时,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之外,还注意保留传统优秀文化,给新美术课程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小学美术评课稿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内容由文邹邹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an.com.cn/5375.html

(0)
文邹邹文邹邹
上一篇 2023年10月30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